成都地铁偷拍事件:男主小叶是受害者,还是流量玩家?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成都地铁偷拍事件,原告小叶的身份逐渐引发争议。大家的同情点几乎是一边倒:一个无辜乘客,被误会偷拍,背负骂名,结果还要靠法律来维权。这本来是一个“清白之人讨回公道”的故事,怎么看都挺悲情。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成都地铁偷拍事件,原告小叶的身份逐渐引发争议。大家的同情点几乎是一边倒:一个无辜乘客,被误会偷拍,背负骂名,结果还要靠法律来维权。这本来是一个“清白之人讨回公道”的故事,怎么看都挺悲情。
在等待民警的过程中,何先生又在人来人往地铁口“罚站”了半个小时。
迫于压力下,他三次当众脱鞋、赤脚踏过冰凉车厢地板、被安保带离时背后窸窣的议论——这个28岁男人在这一年夏夜经历的屈辱,成为此后两年缠绕他的噩梦。
随意诬陷他人可能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但被诬陷的人维权成本却很高。
这件案子第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是网名叫“追风小叶”的何先生自己发布的小作文,洋洋洒洒几千字,各种煽情各种委屈,然后一石激起千层浪。
仅仅因为两名女子缺乏证据的一句“他偷拍我”,成都一位男子就开启了长达两年多的维权之路,这期间,男子不仅遭受网络暴力,工作没了、爱情也丢了。
三年前当事人追风小叶在成都地铁上被诬陷偷拍,对方轻飘飘的道歉让他坚持拿起法律的武器抗争到底,到现在整整三年,本该有让人开心的结果。
下午6时许,原告何先生走出法院,他告诉新黄河记者,开庭前他曾公开呼吁被告勇敢面对此事,今天被告也参加了庭审,案件梳理十分细致。“这个事情已经接近最终结果,不管最终如何,也没有留下遗憾了。”
不过最让人想不到的是,一位律师的发言却引起全网愤怒,声称男子过于较真,这件事一点都不严重等等。
生活中有时只需要一句话,就能让一个人陷入万丈深渊。对成都的何先生而言,这句话就是:“你是不是在偷拍?”——没有证据,却足以改变他两年多的人生轨迹。
两年前那场震惊全网的"鞋面偷拍"风波,终于在2025年9月8日迎来二审庭审!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内,被误会的何先生穿着当年同款鞋子出庭,而两名涉事女子罗某某、曾某某也首次当庭应诉。这场持续700多天的维权拉锯战,撕开了公共场所维权与隐私保护的深层矛盾。
正常的上下班,正常的乘坐地铁,但谁也想不到他的人生就这样被两个女人改变了,车厢里人来人往,一个名叫小叶的年轻男子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一位老人,但他同样因为这个善举惹了一身“祸”。
8日下午,庭审开始前,何先生的代理律师在现场接受了媒体采访。他表示,一审宣判后原告方上诉,不再把成都地铁运营方作为被告方追究责任,“希望回到事情本身”。
在成都地铁偷拍诬陷事件的二审节点,“追风小叶” 这个名字早已超越了事件当事人的个体范畴,演变成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舆论图腾。他的走红与争议,恰似一面棱镜,折射出近五年来中国社会舆论场中群体心态的深刻变迁,更成为不同群体间话语权博弈的鲜活注脚。
道歉的话语有时轻飘飘,承受的质疑却沉甸甸。两年前,在拥挤成都地铁上,一名普通男子仅因鞋子反光,被两名女生质疑偷拍。当下只是一个念头,却给这场误会加了无数分量。陌生人的一句怀疑,马上招来安保。站台空地,他被叫停、脱鞋、贴墙搜检。旁观者潜移默化的目光,比安检更难消
8日下午,庭审开始前,何先生的代理律师表示,一审宣判后原告方上诉,不再把成都地铁运营方作为被告方追究责任,“二审被上诉人只有两个女生。希望回到事情本身”。
被冤枉的男子坚持索赔五万并要求公开道歉,一审败诉后他再次上诉,这场因误会而起的风波,二审能给他一个想要的答案吗?
9月8日,成都地铁被诬偷拍案二审开庭。9月9日,当事人何先生在接受经视直播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正在等待二审结果。他还针对网友质疑其争强好胜的言论作出回应:依法维权,并非固执。
2025年9月8日下午,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二审开庭审理了一起持续发酵两年的地铁诬陷偷拍案。
昨天,2025年9月8日,历经6次调解未果后,发生于2023年6月11日晚9时的成都地铁1号线“偷拍”案二审终于开庭了,由于不是公开审理未能获得更多的庭审信息。本案一不涉及个人隐私二不涉及国家机密,原告何先生申请公开审理的请求未被法院批准,实属难以理解。